Urban Spring將會帶來一個顛覆香港人習慣的運動!
「Urban Spring成立的理念是締造一個沒有膠樽的城市。」Helen 如是說。從來改變一個人的習慣已經不容易,改變一個大部分香港的習慣更是難上加難。然而憑藉對環保的堅持以及決心,Helen 與一班團隊依然勇往直前,只因為他們都認為這個理念對香港的環保發展,是相當重要的。從政府數字看出,膠樽增加的情況嚴峻:「堆田區的數字正在增加。這情況與政府政策背道而馳。政府一方面提倡環保,呼籲市民把垃圾分類回收,並減少用膠樽。但2015的數字可見,樽膠在堆田區數字正不斷增長中。民間的意識仍然不高,減膠方面是沒有成效。我們認為原因是政府一直沒有一個完善的解決辦法。」
由調查研究說起
Urban Spring創辦者是一位醫生,他重視環保, 於是先由研究做起,收集市民對飲水機的各方面的習慣及想法。調查之中也有了解市民對於用膠樽水的態度,去了解市民使用膠樽的理由?結果顯示 80%的人士只是出於方便,而且樽裝水太便宜,只是數元一支,遇有公德心的市民就放在回收箱裡。可惜的是,回收成效可見,7個回收膠樽只有1個成功被回收,主因是香港政府沒有做好教育及乾淨回收。另一個原因,Helen 表示,膠樽是沒有市場的。比起報紙、鋁罐的市場價錢是特別低的,減低了市民主動回收膠樽的意欲。香港也缺乏工廠先進技術分類水樽。可見政府需要長時間才可以作出改善,故此外Urban Spring認為,由源頭去減廢才見成效。
在開始想起了另一取代方案取代即棄膠樽水。於是想研發一部飲水機,鼓勵人家BYOB (BRING YOUR OWN BOLLTE)習慣, 從日常生活習慣去改變,從而解決減少膠樽問題。調查發現, 50%人士認為只要飲水機有乾淨水,人們都會去試飲的,証明了飲水機是有市場空間存在的。香港不是沒有飲水機,運動場及主題樂園內也有的,只是大家對飲水機的衛生有所保留,而且現有的飲水機外型過時,屬於不具強大吸引力令人有欲試的衝動。故此,公司第一步就是要顛覆香港人對飲水機的態度。
Urban Spring還希望從各方面增加全新的用家感受,讓市民覺得用水樽盛載水是一件方便的事。而水機的水是安全,可以放心飲用,如何令「自備水樽是一件很型的事。」 她及一班團隊都費盡心思,為了實現一個美好的夢想。
網頁及大數據對公司的發展幫助很大
「網頁對Urban Spring幫助很大,未有正式產品。但未來客戶對我們的第一印象來自網頁。從網頁可以得知我們公司的背後理念,也可以了解我們團隊成員的背景資料。」未來而言,Helen 表示希望利用數據系統,以手機偵測到飲水機位置。比如前方100米你有可以盛載水。另外,也起了一定程度的監察,飲水機上的電腦會紀錄到已被飲用的水剩有多少,預先提醒用客需要更換水機,及時作出相應服務,還可以定時通知用家已為香港節省了多少個膠樽,從而提高公眾參與度。這也是顛覆傳統水機的功能的一種表現。
由學校做試點
公司未來第一步先由20-30個試點試行,有公眾地方,也有大中小學( 半公眾)地方。公司希望改變香港人思維,認同在飲水機倒水是一件有趣的事。另外也有協助商場的活動,機身設計是,合作宣傳不是傳統的水機用品。我們不是賣飲水機,而是賣的是一場運動, 一種BYOB的生活模式。未來的目標是截止2017年底有100部機,而2018則有300-500部水機。
公司未來也打算與非牟利團體合作,去推行及倡議減少膠樽,改以飲水機,解決辦法提供者。某一次活動,公司出發點,入學校,做好多數education team,希望學校有此概念。而我們點樣逐步同他們合作去推行。不只放機,會做好多顧問工作,可能是水機已有,但用家的意識不高,我們會同他們設計項目,令學生重視水機,多用學校的資源。
團隊成員著重認同理念多於經驗
暫時有6個全職同事共事,有產品發展、市場推廣、商務發展的同事、營運安裝水機的同事。大家來自不同背景,有的自大公司、小公司、也有初出矛爐的大學生,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。而且該公司不採用傳統公司運用模式,每一個人都要學懂其他範圍的東西,放下傳統公司部門互相之間分工得清楚的心態。大家都用了不少時間去磨合,訪問之時,筆者觀察到Urban Spring是以開放式辦公室,如同Helen所言,跳出傳統的工作模式。
Urban Spring是一個擁有與別不同的理念,擁有著另類創業價值,筆者相信Helen 所信的: 「相信這是絕對可以改變的。」,期待著一個又新又美好的改變。